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业务动态 > 中心业务 > 在建设施安全评估 > 业务动态
第三届中国国际核电厂建构筑物可靠性与抗震性能评价技术交流论坛暨中国钢结构协会核电钢结构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2018-09-12]    来源: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厂址与土建部 李亮

第三届中国国际核电厂建构筑物可靠性与抗震性能评价技术交流论坛暨中国钢结构协会核电钢结构分会成立大会于9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周士荣、中冶集团副总裁曲阳、原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乔治等领导专家出席并讲话,我中心柴国旱副主任,厂址与土建部相关人员参加。

随着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涌现出了AP1000、EPR、华龙一号、CAP1400等多种三代堆型,同时,钢结构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核电领域,诸如钢安全壳、钢板混凝土结构等。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覆盖核电厂钢结构设计、建造、调试、维护、延寿等全寿期的完整标准体系。另外,在已建核电厂内的钢结构的定期安全审查、延寿等相关工作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成立核电钢结构分会对于统筹协调引导我国核电领域钢结构的设计、建造、调试、维护、延寿等阶段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核电产业的安全和促进核电走出去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听取了核电钢结构分会筹备委员会的筹备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国钢结构协会核电钢结构分会工作条例》,选举产生了中国钢结构协会核电钢结构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我中心潘蓉研究员当选为理事长,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9家单位代表当选副理事长,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2家单位代表当选理事。

周士荣副司长在讲话中为继续办好此次技术交流论坛,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契机,鼓励科研创新,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不断推动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的能力提升,特别是要注重核安全中心科研能力的建设;二是以学术交流为抓手,抓住核与辐射事业发展的机遇,推进青年人才的培养,给他们压担子,委重任,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带头人;三是以技术交流论坛为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安全审评能力,提升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让我们一道为加快推进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而共同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核安全铁军。

潘蓉研究员在当选理事长后表示,结合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分会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核电领域钢结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核电领域钢结构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促进核电领域钢结构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能力提升、促进核电领域钢结构标准体系建设,共同提高我国核电厂的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核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加速我国核电产业走出去。

随后,“第三届中国国际核电厂建构筑物可靠性与抗震性能评价技术交流论坛”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核设施建构筑物专业委员会主办,1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核电厂建(构)筑物可靠性、抗震性能评价等问题。

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林皋院士、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兼职教授Dan M. Ghiocel博士、日本地震工学研究所宇高竹和、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Tony T.Y.Yang等15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土壤含水饱和对分层半空间地基内基础动力刚度的影响、地基-建筑物相互作用解析、核电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工程实践进展、北美地区的下一代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与会代表就关注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技术讨论。

据悉,核设施建构筑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为中国核学会核安全分会的分支机构,吸纳了业内外22家理事单位,自2016年5月创建以来,已组织召开等3次大型技术交流论坛,4次专业技术交流会,累计参加500余人,邀请法国电力集团、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试验室等国际机构专家13人,共做大会报告63个,收到论文89篇,形成3本论文集,向与会代表赠送我中心地震海啸科研成果及相关宣传材料200余册,在业内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技术交流平台的搭建,对加强国内外从事核工程建(构)筑物结构安全分析与评价的专家学者交流,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不断促进学科发展,为我国核电厂建(构)筑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