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中心干部职工核科学认知水平,强化舆论战、认知战作战能力,增强舆论斗争素养,7月29日,中心在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举办《核安全领域的认知战和舆论战》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房超教授进行专题授课。房教授结合自身10余年反应堆安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经验,深入剖析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核安全领域与舆论战、认知战(以下简称“两战”)的交织关系及应对之策。
培训中,房教授首先指出了舆论战与认知战的基本概念,指出两者均包含信息收集、内容生成、战略传播、认知塑造四个环节。在AI时代,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从早期的逻辑推理到如今的生成式大模型,已能生成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内容。这些技术在“两战”中可用于收集互联网信息,构建态势感知、生成内容、精准投送等,但也面临数据质量、逻辑推理、算力等挑战。针对核安全领域,房教授指出,核安全因受众基数庞大、用途广泛、技术突破点多等特点,易成为“两战”对象。当前核安全舆论和认知态势已从集中管控转向分布式传播,受众心态也发生显著变化。核安全领域与“两战”将产生深度互动,需通过案例研究、策略库建设,提升对新技术的认知。
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深入学习了核安全领域“两战”相关知识,系统认识了AI等新技术对核安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典型案例分享,对中国核安全观以及提升核安全“软实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参训人员一致表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全面筑牢核安全防线,为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